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最低是二年!

2025-09-04 16:45:00
xianchuan5
原创
489
摘要:失信行为严重情况下的延长期限为三到五年


  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在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况下,通过隐藏、转移等方式逃避执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为了惩治被执行人逃避执行的行为,人民法院可以依申请或者依职权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部分被执行人认为,即使变成老赖也无所谓,反正两年以后就会自动解除。真的是这样吗?

一、什么是失信被执行人

  失信被执行人,是指具备履行能力却拒不履行生效判决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属于法院在执行程序中采取的一项执行措施。失信被执行人俗称 “老赖”。

二、什么情况下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执行程序中,如果被执行人没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且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就会被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1.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

  2.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 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

  3.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

  4. 违反限制消费令

  5.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

三、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是多久

部分被执行人认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只有两年,两年过后,法院就会自动解除失信措施。其实不然,关于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根据被执行人的情况,有不同的规定:

1.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 最低期限为两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之规定,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最低期限为两年。当被执行人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其相关失信信息将会在法院系统以及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当中保留两年。

2.失信行为 严重情况下的延长期限为三到五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之规定,在某些情况下,如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或者具有多项失信行为,情节严重的,失信名单的纳入期限可以延长一至三年。由此可知,最长的纳入期限可以达到五年。

3.有履行能力未履行的特殊情况

  对于那些有履行能力却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其失信名单的纳入期限并不受两年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失信名单的持续时间将根据法院的具体措施和被执行人履行义务的情况来确定。在此过程中,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删除失信信息。

四、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会对被执行人产生哪些影响?

当被执行人被纳入失信名单后,会对被执行人的以下行为造成影响:

 1.凡是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民法院必须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发出限制消费令,并载明限制消费的期间、项目、原因等内容。

 2.一旦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就不允许其进入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高档场所;乘坐飞机、列车、轮船舱位选择受限;不能去旅游、度假;就连子女的就业就读都会出现问题。

 3.被执行人违反限制高消费令且情节严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予以拘留、罚款,触犯刑法的,对其追究刑事法律责任;而关联单位在收到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仍允许被执行人高消费的属于违法行为,法院也可以依照相关法律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人民法院会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通报,供相关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


五、如何查询被执行人信息

  想要查询自己或者其他人是否是失信人员,可以通过“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输入姓名+身份证号码,进行查询。

  如果找你借钱的朋友已经上榜单了,借钱时可要掂量掂量。


  俗话说,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对于被执行人而言,一味地逃避执行并非明智之举,应当积极主动和当事人、法院联系,主动履行还款义务;若不能一次性还款的,与当事人积极沟通,达成执行和解分期履行。若是只想着通过转移、隐藏财产规避执行,不仅不能达到目的,反而会面临罚款、拘留,甚至会被追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面临牢狱之灾。

  

  如果你有强制执行方面的疑问,可联系张律咨询处理!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